世界就像一张网

柏舟   新冠4年 06-01

世界就像一张网,周围人的认知和需要,自己的欲望最终逼着你,最终路越走越窄。更可怕是欲望没有止境,总是想要更好的不切实际的生活。生活就像围城一样,总是羡慕别人的生活,里面的人想出来,外面的人想进去。

我究竟想要一个怎样的生活?我当时纠结考研的时候,我爸对我说,你这个水平可以考北大清华,他通过我学校的层次和排名计算了一下,觉得我没有问题。从能力上来说,确实够得着,像高中那样刷题考400多分并不是不可能,从其它能力上说,我把项目经历包装一下,要个软著我相信在同龄人中还是相当可以了,但是我没有承受失败的能力,我要不要承受这个风险?我发现我们这一代人时间越发的宝贵,因为高等学历的人太多了,找到相同能力的人太多了,你只能通过年龄、学历这些东西来区分。再加上35岁就毕业这些事情,节约一年时间还是能做很多事情。

我读硕士是为了什么?其中一个被动原因是很多工作有学历门槛,如果晋升的时候,竞争对手学历更高导致被卡了就很气。师兄一直对我说,最终找工作的时候看的是你能力的价值,学习成绩这些并不重要。我也许会的东西不少,但是并没有核心竞争力,外在的大环境越发的恶劣,不仅需要与同龄人竞争,也需要与工作的人竞争。最近几年变化太快了,十年前土木还很火,而现在计算机也开始不行了,具体的细分方向变化也非常快,可能学完大数据、人工智能出来就过时了,我也没有想明白未来从事什么方向。

何处是我的归处?我如果留在北京,至少起步40万才有可能在未来买房,而这个工资基本就金融和互联网给得起。但是我回家就不用买房,至少节约5年的时间,工资七八千就可以活得很潇洒。比如我多读一个博士,一年多赚十万,我的生活并没有本质的区别,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?就算我读再多的书去打工,过的生活没有区别,我究竟想要一个怎样的生活?

外在环境

有的时候感觉这周围环境向一张网,你周边人的认知,家人的需要,自己嫉妒扭曲的心态,导致你未来的路越走越窄,最后不管你喜不喜欢,你只能一直走下去。举世誉之而不加劝,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就是一个美丽的神话。

因为虽然表面上看有改变自己和改变环境两条路,但是改变环境也需要毛主席、钱学森这样的猛人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下才能做成。“其于物也,不可得之为欲,不可足之为求”,绝大部分的人没有改变环境的能力,就算有这个能力,也会有更大的欲望,最终寻求不符合自己能力的东西,然后走向毁灭。

此外,没有人真的会关心你,这个世界不会因为没有你就停止运转。从宏观上看,奴隶、佃农和社畜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,也许在人身自由等人虚构的价值观中有区别,但是从系统角度说都是其中一个小小的零件。我们从出生下来,就开始被削去作为自己存在独特的特质,学校塑造着你,法律要求着你,欲望拿捏着你,开始你憎恨他,随后你习惯它,最后你成为他,成为系统一个小小的零件。既然都是零件谁又能要求谁,谁又能改变谁?

改变环境需要暂时脱离这个系统,重构部分结构。但是这个过程中,你会失去原有的价值判断,身边的人不理解你,有的人反对你,大多数人不关心你。就比如说,你并不关心钱,你的存在变成了一个异类,没有人关心你,更可怕的是你失去了物质的保障。这时又变成了第一个问题,我做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?我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?

就算不改变环境,总有些东西让人不顺心。你所珍惜的,在别人眼里就是一文不值,就像鹓鶵眼里的腐鼠一样,一旦你意识到了这点就特别酸爽。还有就是人不知而不韫,不懂行的领导总是拿他们自以为是的认知来诋毁你做的是一坨垃圾,你所骄傲的能力,在别人眼里就是一文不值。

所以不管你反抗还是不反抗,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,一刀刀,把你削成一种麻木的模样,成为系统一个小小的零件,最终烂掉。你发现前路越来越窄,不仅高呼“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,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”,然而屁用没有。其我独芒,而人亦有不芒者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