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为什么始终感觉自己是个失败者
柏舟 新冠5年 10-02
我始终感觉自己是个失败者,虽然我现在上的是个一般的985,而且我自认为我能力还凑合,学习也比较刻苦,一天就工作12个小时,从早上8:30干到23:00,目前也有点论文,在可见的未来也有好几篇高水平论文。但我始终感觉自己是个失败者,始终无比的焦虑。我觉得很大的原因是我这个行业就业非常糟糕,(虽然比不上土木),关键是自从2022年就业烂掉后,现在连转行都不好转,哪里都去不了。
我想想是非常困惑的,就算是越混越差但可能超过90%的人了,但就算这样我还是有非常强烈的失败的感觉。就感觉走错了一步,现在连选择的能力都没有。那剩下的90%的人怎么办?会不会90%的人根本没有失败的感觉?但是我也没看到街上有人闹啊。我总感觉自己被蒙蔽了。被学校蒙蔽了?被学历这个收据蒙蔽了?被网上的焦虑蒙蔽了?或者真实的就业情况没有那么差?还是有些人把人调教得乖乖的,被人卖了还给人数钱?所以现在到底什么情况啊?
还有就是北京的房价每平就是实打实的接近10万,五环外也没有低于3万的房子。但是北京的研究所硕士也就税前20万,博士不超过40万。我老师说年轻人目光要长远一点,不要想短时间暴富,房子车子最后总会有的。我也同意。但是这个结论放到北京就非常离谱,我实在想不明白干什么工作能在北京搞得房子,需要保证你年薪100万起步,持续工作30年以上。所以为什么研究所的队伍年轻化卓有成效,就是因为你不是自耕农,你是佃户,是奴隶,怎么可能让你翻身。能够留下来的人要么是人中龙凤,给你个七八十平的房子还要感恩,要么是被人卖了还给人数钱的。这个结论同样适用于私企。当然这么说也不是完全正确的,毕竟奴隶是主人的财产,但是现代的打工人是往死里用,或许只有公务员还算得上奴隶。往好处想比西藏、缅北强,至少不会在肉体上折磨你,往坏处想就是以前对人的剥削手段还是太过原始了,现代的剥削手段更加“文明”、精细,从用命劳动换钱到医院用钱换命,从出生到上学到35岁毕业到65岁退休养老,从结婚到生子到离婚,每个环节总有对应的手段。
我现在看不明白自己,也看不明白社会,困惑、焦虑犹如水底的海草,暗无天日,令人窒息。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,我也不是什么都没做,我把自己能做的都做了,但问题是做什么都是错的。更扯的是我连嫉妒的对象都没有,因为别人做什么也是错的。目前看到的最好的都是上岸躺平的,或者找个985清闲工作的。草了,为什么996都成福报了,难道不应该本应如此吗?以前不是没有想过出国,但是现在出国看看有没有出路真的成为一个选项。唉,又担心治安猴痘什么的。我最讨厌看网上说这样那样的主义,天底下乌鸦一般黑,这黑暗森林比大自然的达尔文强多了。
我觉得我要反思,我为什么过个国庆节还要苦逼地改论文,像个傻狗一样。生活本来就不应该是这样的,难道不应该听个小曲,旅旅游吗?反正又不是不能活,缺我一个又不是不行,我不干有的是人干。我要撅醒,好吧。操!